首页 姓氏渊源 姓氏族谱

寻亲寻根

田氏文化 田氏分布 田氏企业 名人传记 活动祭拜 田氏起名 宗亲登记 求助知道 联系我们
本站公告

田氏各地谱务办事处及联系方式 http://www.tsjp.net/news.asp?cataid=A0003   出售银杏树,银杏小苗,银杏种子,电话:15189465811 www.yinxingxiaomiao.com

——姓氏渊源
 

姓氏略考-田姓-姓氏渊源 田[,读音作tián(ㄊㄧㄢˊ)]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妫姓,出自春秋时期齐桓公封妫满之后妫完之封地,为陈氏所改,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史记·田完世家》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古今姓氏书辨证》等资料记载,齐桓公封妫完于田地,其后子孙以地为氏,称田氏。相传帝舜当天子之前,帝尧把。两个女儿嫁给了他,让他们在妫汭河边居住,他们的祖孙有留在妫汭河一带的,就是妫姓。

周武王灭周后,建立了周朝,便追封前代圣王的后人,找到了帝舜的后裔妫满(帝舜之子商均的第三十二世孙)。武王封妫满为陈侯,史称胡公满、陈胡公。春秋时,陈桓公的弟弟在陈桓公死后杀死了太子免,自立为陈历公。太子免的两个弟弟欲报杀兄之仇,就趁陈历公去蔡国时把他杀了,兄弟二人相继为君,就是陈庄公和陈宣公。陈宣公晚年打算立宠姬所生的儿子为太子,就把先前所立的太子御寇杀了。

陈历公的儿子叫陈完(妫满的第十世孙),他同御寇的交情很好,御寇被杀后他怕被株连,便逃到了齐国。齐桓公就将他封于田地。陈完因为逃到了齐国,不愿用原来的国名为氏,遂以采地为氏,改称田氏。传至田和任齐国相国时,他将齐康公放逐到海上,自立为君,于是,姜姓齐国成了田氏齐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田氏代齐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明朝黄姓所改,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明朝初年有辅佐惠帝的黄子澄,因废削诸藩之权,而引起了靖难之祸,京师不久便被各诸侯攻破,黄子澄被俘获,不屈而死,他的儿子为避祸而改名换姓为田终。后子孙也以田为姓,称田氏,多在北京附近。又据史籍《明史》记载,明初有辅佐惠帝之黄子澄,因上削藩之策而激怒诸侯,被杀。其子黄子经为避祸改为田终,迁居今湖北省咸宁一带,后世子孙也以田为姓。

第三个渊源:源于各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出自其他少数民族。如并州田氏源出匈奴,金时女真人阿不哈氏,汉姓为田,清时贵州思南府土司姓田,为白族,西夏人有姓田者,如今苗、瑶、彝、土家、回、蒙、藏、满、朝鲜族等有此姓。

得姓始祖:田完。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他追封前代圣王后人——舜的后裔妫满为陈侯,史称胡公满。传到胡公满十世孙妫完时,陈国宜公杀太子御寇,妫完与御寇私交相厚,妫完恐祸及己,便逃于齐国。妫完为人谦逊有礼,一向很有贤名,齐桓公很赏识他,就任命其为公正(管理工匠的官),并封他于田地。其后子孙就以采地为氏,称为田氏。他们尊田完为田氏的得姓始祖。

二.各支始祖:

田汝源:字世本,行千十二宋景炎元年由明经贡举授上虞需学教谥遂卜居上虞永丰乡东朴五车堰南双石桥北卒葬五大夫里连洒北之凤凰山,配倪氏,子三长允隆,随父住上虞文允迪,七月十八日寅时寿,七十一葬宅巷口堑地,子五长日清,次日和,次日升,次日明,次日兴。是为浙江上虞永丰乡田氏始祖。

田汝源:字世本,行千十二宋景炎元年由明经贡举授上虞需学教谥遂卜居上虞永丰乡东朴五车堰南双石桥北,卒葬五大夫里连洒北之凤凰山,配倪氏,子三长允隆,随父住上虞文允迪,原住曾稽,次允良徙居郑东。是为浙江上虞永丰乡田氏始祖。

田养纯:寿字辈(包括寿字)为上十四世,山字辈(包括山字)为下传十二世。后世者应一律以十二辈字顺序严推,不得擅改(乳名不在其限)各代应将 辈字放在中间,十二字间先后顺序,如后有慎重追远者,再以要下延。山西八甲口田氏始祖。

田旺广:字仁可,公自吴迁湘第二下都即今一坊,卓然自立而才足幹理垂裕昆,元仁宗皇庆元年壬子生,明洪武己巳没,葬今二都龙兴寺后中嘴辰山戌向。元配:陈氏,生没失考,葬今一都地名新研舖落田。生子一:田经。湖南田氏始祖。

田 袁:清光绪癸卯甲辰间余在项城袁公幕府今都统田山,中将任都練公所教練处总辨为修相见礼之始中将虎,而蚪顧昐英伟余洒然異之民国以后余任机要局局长,中将任允州镇守使每人都必班荆道故欢若平生时项城将任为河南督军议定未果民国四年内调陸军部,次长退食余輙与余小饮旗亭指书军如书沙聚米,洪之役中将直言无隐君遂成患难之交居当谓,天挺英奇必磅礡積而出之君家世必有过人者岁,夏日余避暑于张家口荷中将适馆出临检田氏雨世清芬録见未敬授而读之乃知君雨世重若孝行,有非人情所能堪而节母茹荣含辛益彰懿宜其篱生,英为国干城古云为善之报不于其身必于其子孙,吾于田氏见之矣嗟乎国之昌也積德累行必世而后仁,家之兴衡困虑心历久而后显祖宗经当造如此其,难而子若孙双其余荫或乃猖狂态肆墮其家声九京有,灵能无隐痛余之所以重君者在其治事精勤而又深,自歙抑不莫利不鹜声华国署无捋蒲之声宝僚有文,字之乐余旅食数日见君日必球一小时开步一小时,余则山立整襟習右军书数小时虽祭征之雅歌投壶,陶醒公之连習勤何以加兹然则节母为不朽矣敬书,数语戏诸卷耑。是为河北临榆田氏始祖。

资料有待补充。

 
 
求助知道
 
我是湖北省襄阳县石桥镇田营村的…
请问我们是山西洪洞县下来的在沁…
寻找湖北陨阳县田氏宗亲,我是湖…
寻找陕西省商南县田氏宗亲,我是…
寻找河北青县田氏人,我家从河北…
我家是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姚村乡…
我家是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路河乡…
我们那正在筹建祠堂,但是都是不…
我听上辈人说是从山东搬到河南的…
 
 
 
田氏文化  
 
内容正文  

广东梅州大埔银滩田氏族谱(一)
发布时间: 2012/3/22 21:14:21 被阅览数: 16941 次 来源: 田氏家谱网

 
 
 
 
 
(广东省大埔县)
 
 
田氏来源索
黄帝——虞舜——妫满——陈完改田完
《虞舜源于黄帝世系》                             黄帝
1黄帝—2昌意—3颛顼—4虞幕—5穷蝉—6敬康—7句望—8矫牛—
9瞽叟—10虞舜
《妫满源于舜世系》
10舜—11商均—12夷伯—13强馀—14颉—15思—16友—17龙—
18寿胖—19叔仪—20康仲—21祖妫—22发(谥思公)—23妫方—                                                         
24振—25维—26寿固—27敖—28元捷—29偃—30姑益—31公允—32蔺—33顼叔—34野—35无—36胜—37叔正—38献子—39亚寿—40原寿—41梦延—42瘀遏父—43妫满(陈满公即陈胡公满)
舜帝
《田完源于陈胡公世系》
43陈满公—44皋羊(申公)—45突(孝公)—46围戎(慎公)—47宁(幽公)—48孝(厘公)—49灵(武公)—50燮(平公)—51圉(文公)—52佗(厉公)— 53陈完(黄帝第53世孙,舜帝第43世孙,陈满公第10世孙陈完,奔齐后改田完,卒谥为敬仲)。            
陈胡公满
 
“陈完”改为“田完”——“田氏”由此始耳。
春秋时期,公元前672年,陈国的儿子陈完(时34岁)为避祸逃到齐国,姜氏齐桓公很欣赏他的才华,欲拜他为上卿,但陈完不肯接受,于是改任他为《工正》,封其食采于田地,其以地为氏称田氏。(陈国,大致位于今天河南开封以东,至安徽亳县以北,都城宛丘,就是今天河南周口市淮阳县。田地,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齐时营丘)
 
田氏由考
1)“田氏即陈氏,陈厉公子完,字敬仲;陈宣公杀其太子御寇,敬仲惧祸奔齐,逐匿其氏为田。陈、田,声近故也。”——《通志氏族略》
2)“完,奔齐,以国为姓,既而食采于田,又为田氏。”——《新唐书宰相世系表》
3)“陈公子完奔齐,以陈氏为田氏,田陈相近,故可互称,望出北平。”——《姓氏考略》
4)“妫姓,舜后,陈厉公子完,字敬仲,仕齐,或号田氏,至田和篡齐为诸侯,九代至王健为秦所灭,建弟假及田安,儋子市,儋弟荣,弟横,弟子广羽,时并裂地称王,北平。”—《姓纂》
 
田氏出于陈氏,陈氏出于妫,妫姓出于舜帝序。
帝舜诞降于姚墟,始姓为耕于厉山,玄德升闻乎帝荛,荛以二女
皇女英妻,然后受帝为虞帝,生子名商均不肖,德遂以位让禹,商均食采于,传至七世汶叔思事孔甲因学豢龙于刘,累败而逃,逐失国。相君谏以有虞氏受命之事不可绝祀,乃求汶叔思复封虞。以奉祀,至十二世宗石之子,名期忠谏于杰,所灭。及兴以王天下,复封祖媯之子,名虞号思公延三十三世名阏文,周武王大定后,阏文为陶正能利器用封其子胡公满陈地,赐姓曰媯,乃改,后又以国为姓矣(即为陈氏)。至四十四世,乃春秋之世,厉公之子名者,因陈宣公杀其太子御寇惧祸及,遂奔于齐,姜氏桓公见其贤用之为齐相,大夫懿仲以女妻完,卜之有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昌,遂妻之。后“完子”卒谥为敬仲。自此遂改田氏之姓从此始耳。
舜帝当首领之前,尧帝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了他,让他们在妫汭河边居住,生一子名商均。他们的祖孙有留在妫汭河一带的,就是妫姓。虞舜禅位于大禹,其后因而不得帝位。
古代历史上有:炎、黄、尧、舜、禹、商汤、西周、周东、春秋战国、秦、汉 … … 朝代。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纣王后,建立了周朝,便追封前代圣王的后人,找到了帝舜的后裔妫满(为帝舜的第33代孙)。武王将妫满封于伏羲氏之墟陈邑(河南淮阳),并将公主太姬下嫁给陈胡公妫满为妻,史称胡公满、陈胡公。
妫满史称胡公满、陈胡公。其后裔以陈为姓,也有以胡为姓的。春秋时,陈厉公之子陈完为避祸逃亡齐国,齐桓公封他于田地,陈完以地为氏,改称田氏,田完成为田姓始祖。此事在许多史籍中如:《通志·民族略·以国为氏》、《姓纂》、《通志氏族略》、《姓氏考略》、《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都有记载。
春秋时期,陈桓公的弟弟佗在陈桓公死后杀死了太子免,自立为陈厉公。太子免的两个弟弟欲报杀兄之仇,就趁陈厉公去蔡国时把他杀了,兄弟二人相继为国君,就是陈庄公和陈宣公。陈宣公晚年打算立宠姬所生的儿子为太子,就把先前所立的太子御寇杀了。陈厉公的儿子叫陈完(为妫满的第10代孙),他同御寇的交情很好,御寇被杀后他怕被株连,便逃到了齐国(今山东)。
 
完子开田——齐王田建
陈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国,领域包括今河南的东部及安徽的北部,国都在陈(今河南淮阳一带)。始封之君是周武王的女婿满,他是舜的后代,父亲是周武王时负责执掌陶器制作的“陶正”(官名)。周王朝建立后,建立了数百个诸侯国,以屏卫周王室。姜子牙被周武王分封到齐地,建立齐国。胡满则被周武王分封到了陈。此后,胡满因封陈而称陈胡公,所建方国亦称陈国,子孙后来也以国名为姓氏,即姓陈。
公元前707年,当陈国君位传至陈桓公时,陈国发生了内乱。陈桓公的弟弟杀了兄长陈桓公,篡夺了君位,自立为王,史称陈厉公。7年以后,陈桓公的儿子陈林又杀死了他的叔父陈厉公自立为陈庄公。庄公在位7年,死后由其弟弟接位为陈宣公。陈宣公立其长公子御寇为太子。公元前672年,陈宣公的宠妃为他生了一个儿子。为讨好宠妃,陈宣公废嫡立庶,杀死了太子御寇,另立宠妃生的儿子为太子。公子陈完(字敬仲,生于公元前705年)是陈厉公的长公子,又是太子御寇生前的知己好友。他预感到大祸即将殃及自己,甚至有生命危险,于是决定逃离陈国。
  离开陈国以后要投奔到什么地方,陈完早就有了打算。他目睹在争霸中原的角逐中,齐桓公不计前嫌,重用和自己有“一箭之仇”的管仲为相,君臣同心,励精图治,对内整顿朝政,锐意改革,对外尊王攘夷,广纳人才。于是,陈完毅然来到齐国。
  陈完到达齐国后,齐桓公见他仪表堂堂,言谈不俗,颇有经天纬地之才,而且陈完又是陈国公子,虞舜之后,于是齐桓公打算聘他为客卿,也就是当齐桓公非齐裔的高级幕僚。陈完谦逊地谢绝了。齐桓公就让他担任了管理百工(全国所有的手工制造业)的“工正”(官名)。
  陈完在齐国,讲仁守义,办事得体,表现出很高的道德修养。有一次陈完在白天招待齐桓公饮酒,当喝到兴头时,天已经黑下来了。齐桓公说:“点上灯继续喝!”这时陈完很恭敬地站起来说:“臣只知道白天侍奉君主饮酒,不知道晚上陪饮,实在不敢奉命。”后人评价陈完这种做法时说:“用酒来完成礼仪,不能无限度地继续下去,就是义;陪君主饮酒完成礼仪后便不再使君主过量过度,这就是仁。”这件事是陈完讲仁守义的很好体现。
陈完在担任“工正”期间,不仅帮助齐国完成了“工盖天下”、“器盖天下”的争霸目标,负责辑编了考工记一书。由于陈完出色的工作和绝佳的人品,齐桓公便赐给他一些田庄。陈完一则为了隐姓避难,二则为了表示对齐桓公赐封田庄的感激,三则当时陈、田二字的读音差不多,故以田为姓,改陈完为田完。田完后来娶齐大夫懿仲之女为妻,家世逐渐兴旺起来,富贵盈门,成为齐国的望族。田完死后,谥号敬仲。

考工记

《考工记》是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这部著作记述了齐国官营手工业各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书中保留有先秦大量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工艺美术资料,记载了一系列的生产管理和营建制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思想观念。该书在中国科技史、工艺美术史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在当时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关于《考工记》的作者和成书年代,长期以来学术界有不同看法。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考工记》是齐国官书(齐国政府制定的指导、监督和考核官府手工业、工匠劳动制度的书),作者为齐稷下学宫的学者;该书主体内容编纂于春秋末至战国初,部分内容补于战国中晚期。
  今天所见《考工记》,是作为《周礼》的一部分。《周礼》原名《周官》,由"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篇组成。西汉时,"冬官"篇佚缺,河间献王刘德便取《考工记》补入。刘歆校书编排时改《周官》为《周礼》,故《考工记》又称《周礼·考工记》(或《周礼·冬官考工记》)。
《考工记》篇幅并不长,但科技信息含量却相当大,全文约7000多字,记述了木工、金工、皮革工、染色工、玉工、陶工等6大类、30个工种,其中6种已失传,后又衍生出1种,实存25个工种的内容。书中分别介绍了车舆、宫室、兵器以及礼乐之器等的制作工艺和检验方法,涉及数学、力学、声学、冶金学、建筑学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总结。正因为此,历代有关《考工记》的注释和研究层出不穷,其中成绩卓著的学者,早期有汉代的郑玄,中期有唐代的贾公彦,清代学者戴震著有《考工记图》、程瑶田著有《考工创物小记》等有关研究著作。
进入20世纪,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科学考古的开展,使对《考工记》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研究者利用科学的手段和思维方法,利用考古实物和模拟实验资料,对《考工记》所涉及的古代技术、科学知识以及社会科学中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发表了许多论文,在整体上把《考工记》研究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田敬仲完之子名穉孟夷。田穉孟夷生湣孟庄。田湣孟庄生文子须无,事齐庄公。田文子须无生桓子无宇,亦事齐庄公。田无宇承田氏家族尚武遗风,以勇武著称,力大无比,受到齐庄公的宠爱和器重,官至大夫,并被封采于齐国的莒邑(孙武出生地)。田无宇有三个儿子:田开(武子)、田乞(厘子)和田书。田开没有官职,是平民布衣,其一生主要活动在柏寝台(今广饶,在当时是齐国后花园),曾为齐景公登台而鼓琴,是齐国有名的“乐师”。田乞为齐国大夫,先事齐景公,后为齐悼公之相。其在政期间,向民众收取赋税时,故意用小斗;而在向民众放贷时,却故意用大斗,暗行德政于民,收取民心。从此,田氏深得民众爱戴,“归之如流水”,田氏家族日益强盛。
田书即孙武的祖父,在景公朝官至大夫,后因景公赐姓孙氏,改姓名为孙书。田(孙)书的儿子孙凭,即孙武的父亲,字起宗,在景公朝中为卿。田无宇、田(孙)书、孙凭,祖孙三代同在朝中为官,且地位显赫,权倾一时。  
孙武就出生在这样一个祖辈都精通军事的世袭贵族家庭里。孙武,字长卿,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孙子兵法》的草创者。(又称《孙武兵法》)
陈完的五世裔孙田乞为齐景公大夫,他以大斗放粮,小斗收税的扶贫政策赢得民心,田乞立齐悼公而拜相,田氏由此控制朝政。田乞之子田常、孙田盘、曾孙田白、玄孙田和相继为齐相,其他子孙皆为齐都邑大夫,因而田氏权倾朝野。齐康公14年,田和以齐康公淫乱朝政之名将其放逐海上,并请魏文侯代其向周天子请封为诸侯。
公元前386年,齐康公19年,田和被周安王封为齐侯,田氏正式取代姜氏为诸侯,春秋结束。
田和的孙子田因齐即位后,在马陵击败魏国,使齐国成为战国七雄之首,田因齐自上王号,史称“齐威王”。
齐威王孙齐闵王田地即位后,比其祖父更胜一筹,在位36年时竟自称“东帝”与西帝秦昭王欲分疆而治,凌驾于周天子之上。齐闵王后听了苏代的谏言,才去掉帝号。因齐闵王妄自尊大,结果被身挂六国相印的乐毅打败,丢了70余城,自己也身首异处,多亏田单用计离间燕惠王调离乐毅,换不知兵法的骑劫为将,田单用火牛阵一战复国,立齐闵王之子田法章为齐襄王,齐国国祚才得以延续。齐襄王之子田建即位44年。
公元前221年齐国田建被秦国所灭,齐国田氏传七世,自公元前386年立国至公元前221年亡国,历时165年。
齐王田建有三个儿子,即田升、田桓(植)、田轸。亡国后,太子田升的下落不明,老二田桓为避难改姓王,老三田轸五年后当了楚国的丞相。(这个楚国是陈二世二年项梁楚怀王之孙所立的楚国,)项梁所建之楚国,国祚并不长,前后不过四年,被项梁的侄子项羽所代之。不过这短短的几年间,对陈姓宗族却重要无比,因当时在楚国拜相的田轸,曾经被封为颖川候,并且又把田姓改为陈姓,田轸就变成陈轸了,并将堂号改为颖川堂了。
(《田宗显族谱》记曰:王建有子:满。满为田完一十七世孙。满生登高,登高生田何,为田宗显先祖。)
公元582年,隋文帝杨坚授田宗显为黔中太守,可能没有人能想到,这一授,一直到明朝永乐年间的公元1413年,田氏人才结束对思州的统治。这就是说,田宗显的后代世袭了对思州的长达800多年的土司统治。
古思州原为古罗施国,秦时属黔中郡,汉属武陵郡,思州之名是唐高祖李渊登基之年、即公元618年始置。而思州的主人田氏,则从隋文帝杨坚时就开始经营这块地盘了。
历史上从黔中太守田宗显(一世)至思南宣慰田宗鼎(二十七世)长达八百三十一年(582年——1413年)开辟黔中、黔州、黔南路拓出黔省贵州的历史大景观。
由此看来,齐王建应有四子,最小的儿子就是田满。
战国七雄略记
战国处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接连不断,社会呈现天下大乱的形势。这期间,北起长城,南达长江流域,先后出现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这七个大国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一面在本国实行变法改革以图强,一面相互混战,侵伐小国,互相兼并,战争愈演愈烈,历史上称这七个大国为“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的254年,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是魏国独占中原。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派大将庞涓率兵进攻赵国,很快逼近赵都邯郸。齐威王派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帅,出兵救赵。孙膑说:派兵解围,应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采取避实击虚的策略,造成敌人的后顾之忧。田忌接受孙膑的意见,领兵杀向魏国都城大梁。庞涓听说大梁吃紧,领兵回救,星夜赶路。孙膑、田忌将齐军埋伏在桂陵(今山东菏泽东北),静等魏军前来决战。魏军长途行军,疲于奔命,人困马乏。双方一经交战,魏军全线崩溃,齐军获得全胜。这就是以“围魏救赵”的战法著名于世的“桂陵之战”。
此后,魏惠王和齐威王会盟徐州,双方妥协,均分东方的霸权地位。
后来,魏国逐渐衰弱,齐国和秦国成为东西对峙的两个霸主,进入了齐、秦争强时期。
从公元前231年开始,秦国开始统一全国的战争,至公元前221年,消灭了其他六国,统一了中国。从此,中国由一个诸侯割据称雄的封建国家转变为一个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七国的都城
齐国,都城——山东临淄。
楚国,都城——宛,今河南南阳。
燕国为蓟。
韩国,都城在今河南禹县,后迁至今河南新郑
赵国为邯郸,都城在今山西太原东南,后迁至今河北邯郸
魏国为大梁,都城在今山西夏县西北,后迁至今河南开封
秦国为咸阳。
七个诸侯国之中,除秦国在崤山以西之外,其余六国均在其东。因此该六国又称“山东六国”。
 
齐国简介
春秋末年,霸政局面近于尾声,中国逐渐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即七雄竞争的战国时代。本来春秋初年的大小诸侯国有一百数十个,后经不断兼并,小国渐被消灭。战国初期,大小国家只余下二十来个,其中又以韩、赵、魏、楚、燕、齐、秦最为强大,号称「战国七雄」。燕、楚、秦是春秋旧国,韩、赵、魏则由瓜分晋国而形成,而这时的齐国,姜氏之国亦大权旁落,渐为卿大夫田氏所控。
齐国是周朝诸侯国之一,姜姓,吕氏,侯爵。原系周室分给功臣姜尚之封邑,姜尚即姜子牙,他是周武王的开国功臣,为周王朝的兴起立下了不朽之功。周武王将它封在营丘(山东临淄北),国号齐。其封疆东至海滨,西至黄河,南至穆陵(山东沂水县北)、北至于无棣(山东无棣)。齐国是一个大国,在诸侯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力量,至齐桓公姜小白时“九会诸侯,一匡天下”成为公认的霸主,盛极一时。
公元前684年,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国力富强,成为霸主。齐国是最先迈入霸主地位。
春秋末年,齐衰落,卿大夫相互兼并。公元前546年,庆封灭崔氏之族,庆封专齐政。次年,庆舍与栾、高(齐惠公之后)、陈(田)、鲍四族攻庆封,庆封奔吴。
公元前532年,田桓子联合鲍氏攻栾氏、高氏,栾施、高疆奔鲁。公元前488年,田僖子联合鲍氏攻国氏、高氏,立公子阳生为齐悼公。
公元前481年,田成子杀阚止,专齐政。齐康公,本名姜贷。在位时淫于酒色,敬仲的后代田和为相。周安王十一年(前386年),齐康公被田和放逐于临海的海岛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后来唯一的食邑也被收回,康公只好在钭坡上挖洞为灶。田和自立为国君,是为齐太公。
公元前379年,康公卒,吕氏绝祀,春秋时代正式结束。
田齐的国都仍在临淄,疆域亦袭吕氏齐国之旧。田氏立国时,已经进入战国中期。太公和是第一代齐侯。太公和之子桓公午在国都临淄的稷下置学宫,“设大夫之号”,招聚天下贤士。
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承认田和为齐侯。到威王 、宣王时,稷下人才济济,成为东方学术文化的中心。齐威王任用邹忌为相,改革政治,齐国遂强大。
公元前353年,齐大败魏军于桂陵。公元前341年,齐又大败魏军于马陵。公元前334年,齐威王与魏惠王“会徐州相王”,正式称王。
威王晚年,相邦邹忌与将军田忌争政。公元前322年,田忌攻临淄,求邹忌,不胜,逃亡楚国。公元前314年,在孟轲劝说下,宣王命匡章率“五都之兵”、“北地之众”伐燕,五旬克之,一度占领燕国。田齐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公元前288年,齐、秦并称东、西帝,旋皆放弃帝号。公元前284年,燕以乐毅为上将军,合燕、秦、韩、赵、魏攻齐,攻入临淄,连下七十余城。齐城不下者只有莒即墨
齐愍王逃入莒,被淖齿杀死。王孙贾与莒人杀淖齿,立愍王子法章为齐襄王。燕引兵东围即墨,城中推举田单为将。双方相持达五年。公元前279年,田单组织反攻,用“火牛阵”大败燕军,收复失地。齐虽复国,但元气大伤,无力再与秦抗衡。
公元前221年,秦灭韩、魏、楚、燕、赵后,使将军王贲从燕地南攻齐国,俘虏齐王田建(今河南辉县市的苏门山下),齐国灭亡,战国时代结束。

一、 齐国名人
蚩尤、三苗、夸父、后羿、成汤、吕望、管夷吾、杨朱、墨翟、孔丘、孙武、屈原、吕雉、吕小白、田和、田文、晏婴、吕不韦、邹衍、淳于髡、孙膑、田忌、范蠡、伍子胥、百里溪、骞叔、吴起、邹忌、孟轲、荀况、范雎、田单、宋钘、尹文、田骈、慎到、淳于越、鬼谷、甘德、尸佼、淳于意。
二、学派
齐文明、夷文明、管仲学派、墨家、道家(阴阳家)、儒家、法家、兵家、三、齐国文化:
1. 最先有人性解放和[自由]的诉求——姜太公直钩钓鱼,愿者上钩。
2. 最先出现统一理论和[新月]文化——霸、弯刀币。
3. 道家的发源地,中国红(朱、赤)的发源地。
4. 最先有球文化——蹴鞠,最先使用圆形方孔币。
5. 最先建有长城,最先写有兵书。
6. 学术中心——稷下学宫
7. 五岳之首——泰山。
8. 孟尝君首开[公子]文化
(对吕不韦、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刘邦、曹操、李世民、朱元璋有深刻影响)。
9. 江湖文化、中国功夫的诞生地——五湖(南阳、独山、昭阳、南四、微山湖,影响了先秦刺客荆柯、梁山好汉、义和拳及今天五湖附近的武校)。
10. 最早有传说的整理——《齐谐》《山海经》(影响了《吕氏春秋》《左传》《续齐谐》《聊斋志异》)
11、最早的太监:竖刁
四、与齐国有关系一些历史转折
1. 姜太公(吕)望是灭纣的第一推动力。
2. 管夷吾首先将各城邦整合,齐桓公(吕)小白首先称霸。
3. 齐昭公即位之年,发生城濮会战。
4. 齐景公即位之际,各国弭兵,之后进入相对稳定的六十年。
5. 《春秋》历史结束与田恒弑齐简公同一年。
6. 太公(田)和主政,齐(中)国社会思想开始变革。
7. 齐愍王即位之年,各国开始称王(相王)。
8. 齐都临淄被攻破后,形成战国七雄的局面。
9. 吕不韦最早追查历史,考虑编定一统思想。
10. 田(陈)胜首先反秦,田儋首先反项羽。
11. 吕雉为[嫘]之后第一个称制的女性。
12.齐国灭亡,战国时代结束。
 
春秋绝笔
史册有记;田叔列传,宗自姚舜,完子避诛奔齐为钦,五世其昌。昌公谱一世,七世始官三大夫。将军瓖苴,较塲斩宠监,封司马。常子执齐政,和子为侯八王祀。
田成子,田常封大夫,即陈恒,其执政时杀齐简公,到了他曾孙田和执政时将康公逐放岛上,请周王室封为诸侯,国名还是齐国,但政权全归田氏了,齐国原姜大公后代建立,田和执政十八年后,封王两年多逝世。其子田桓午继位齐桓公,
孔子叹曰;田恒简公,齐大夫陈成子简公,其时孔子告老在家,闻事朝告鲁哀公兴兵征讨。
田恒,是指田成子大夫,原是陈恒,陈成子,田氏谱称;田常,
鲁国春秋传,陈成子陈常。
齐国春秋传,田成子田常
8人称齐王,秦汉之际,田氏后裔中先后有田儋、田市、田荣、田广、田横、田假、田都、田安等8人称齐王,在齐地为王十余年,足以见田氏后裔在齐地的势力! 
三百春秋颂曰;
孟尝门下三千客,失宠门庭冷。安平神策大牛阵,出奇破燕兵。横子义胆高,千里风尘赴洛阳,五百从士,不脱夫子剑鋩。
 
田氏发展
田姓是我国大姓之一,在当今中国大陆姓氏中排名第58位,在台湾排名第七十九。清乾隆8年(1743年)田氏自福建下海渡台至苗栗定居,现田氏散居于台北、台南、台中、苗栗、新竹、南投、嘉义、澎湖岛内诸地,已繁衍成为台湾第79位大姓。
田姓自得姓后,其发展是十分迅速。除了田姓人自身的繁衍外,其他各姓和各族人出于各种原因的加入也促进了田姓的发展。
其他姓氏加入的如:
1)明初大臣黄子澄的后裔;明惠帝时,天子依太常卿黄子澄削藩之计,结果引发了靖难之祸,明惠帝战败下落不明,燕王即大统之后,将黄子澄处死。黄子澄之子黄终为避祸,改姓为田,史称田终。
2)湘西的一支土家族田姓有较为清晰的脉络,清朝江苏无锡人顾彩《容美纪游》中称容美当时的司主叫田舜年,有学者根据资料推算这支田姓诞生于元朝;
3)三国时,魏将钟会在西征蜀国中被司马昭陷害,死于非命。魏主昏庸,轻信谗言,给钟会定了反叛之罪,要灭九族。消息传到钟会家乡,钟姓族长连夜传告钟姓男女老少改钟姓为田姓,意为宁舍千金,不舍田土,钟村也改为田庄(“钟”的繁体字“锺”由“千金田土”4字组成)。
4)武溪蛮族田氏,自汉以来世为刺史、郡守,南朝时更是衣领相继簪笏满朝,随着历史的发展渐渐融于田氏大家族之中;而田俅氏、田章氏亦简化为田氏;
5)《金史》记载女真族的呵不哈姓改为田姓;
6)宋宁宗朝官拜左丞相留正裔去掉留字上的卯,以田为姓;
7)台湾原住民中也有许多田姓人,其中一支比较特殊,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一位纹面老人叫田贵实,他的父亲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户籍人员进行姓名登记时,告诉户政人员喜欢种田,因此就被登记为田姓,并因为人多、钱多、土地多而被登记为“田三多”。
8)汉朝并州田姓源出匈奴,金时女真人阿不哈氏,汉姓为田。
9)清时贵州思南府土司姓田,为白族。
10)宋朝的西夏人有姓田者。
11) 如今苗、瑶、彝、土家、回、蒙、藏、满、朝鲜族等有此姓,现代著名歌星田震是瑶族人。
12)明朝时赐元人察察田姓,清朝时,
13)满族姓氏“罕楚哈氏”和“田佳氏”改为田姓,
14)在白族、藏族、高丽、佤族等少数民族中都有田姓。
15)云南省丽江县自称“蒙豆”的苗族中有田姓,
16)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的白马路白马乡白马人中有田姓,
田姓或改或融入其他姓氏中:
王姓、陈姓、孙姓、车姓、陆姓、母姓、法姓、文姓、薛姓、纥干氏、第氏、敬氏、光氏、姚、妫、庹、锺、戴、古等。  
1)——齐王田建有子三,二子田恒(植)改姓“王”,意为王室之后。齐王田建在亡国后被迁到河南共县(今河南辉县),他的孙子田安(太子田升的儿子)在秦末反秦风暴中被项羽封为济北王。项羽称霸仅仅4年就被刘邦打败,随着项羽的失败,田安的济北王爵位也不复存在。然而这短短数年的济北王的待遇却开了妫姓之王的先河,从此,济北王田安的子孙后代便世世代代以作为自己的姓氏了。西汉时王氏世为公卿,田安六世孙女王政君则为汉元帝皇后,其家九侯、五大司马,公元9年王政君侄王莽篡夺汉祚,自称“新皇帝”,建立新朝,历时14年,被刘玄所灭。
2) ——齐王田建第三子田轸,曾任后楚国国相,颍川侯,迁居颍川后,复姓“陈”。陈轸子婴,官秦东阳令史;婴子余是秦末农民战争中的风云人物;余子轨;轨子审;审子安;安子桓;桓子愿;愿有子四:清、察、齐、尚;齐子源;源有子三:寔、崱、邃。其中寔,字仲弓,曾任后汉大将军掾属;寔有子六:纪、虁洽、谌、 休、光。其中谌生子忠,曾任青州刺使。忠生子二:佐、和;佐有子二:准、徽。准子道基,官至晋朝太尉,封广陵元公。准生子伯盼迁居曲河(江苏丹阳)生子陈匡;匡有子二:赤松、世达。世达曾任长城令。迁居长城脚下,生子陈康,官至丞相掾;康子英,任盱眙太守。英子公弼,官至尚书郎。公弼子鼎,官至步兵校尉。 鼎子高,官至散骑侍郎。高子咏,官怀安令。咏子猛,官安城太史。猛子道巨曾任太常卿。道巨子文赞。文赞有子三:谈先、霸先、休先其中霸先是南朝陈国开国皇帝;谈先官至南朝梁国东宫直阁将军。
3)——田完的五世孙。田桓子无宇有三个儿子。长子田常,后来杀齐简公,独霸朝政;三子田书字子占,在齐为大夫,因为伐莒有功,齐景公把他封在乐安,赐姓 “孙”。田书的孙子就是著名的兵法家孙武;孙武的孙子孙膑也是著名的军事家。(田无宇后代有多人做过大官。其中孙茂道、孙偓在唐代出任宰相)。西汉末,孙膑后裔孙福为太原太守,因赤眉起义,遂居太原。东汉时,居太原的孙氏后裔又分为清河支和青州支。青州支即三国孙吴孙权的先祖。孙吴立足江南达60余年,孙吴被西晋灭亡后,孙氏子孙遍布大江南北,一直延续不断,孙中山亦其后裔。   
4)——西汉时,田千秋位至丞相,因其年迈,汉昭帝允其乘车上朝,因而世称其为“车丞相”,其子孙以此为荣,则改为车氏。
5)法—— 前286年,齐湣王灭宋,独占宋地,引起各诸侯国的不满,燕昭王便联合秦、楚、赵、魏、韩共打齐国。六国联军攻破齐都临淄,占领70多个城市,齐只剩下莒和即墨两城。泯王逃到莒城,楚人假意愿帮齐国,进入莒城杀死湣王。齐太子田法章化装平民到莒太史殷家里当仆人。太史女儿见田法章言行举止都象有身份的人,经常接触,彼此相爱,私定终身。几个月后,楚人撤走,齐军民到处寻找齐王后人,法章这才说明自己的身份,被拥立为襄王。他的庶子,有以他的名字为姓的,称“法”姓。 
6)——文氏有几个来源,其中之一是田氏。战国时贵族田文,是齐威王的孙子,号孟尝君,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后齐国贵族田甲叛乱,孟尝君逃亡魏国,任魏相,死后諡文子,他的后人改姓为“文”。
7)——燕太子丹对秦的威胁十分害怕,想刺杀秦王,结识义士田光,希望为其效力。田光已老,无力完成使命。于是向丹推荐荆轲,在完成这一使命后自杀。田光之后裔在秦末迁离故乡,并以“光”为姓。
8)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氏——刘邦建立西汉后,为增强关中经济,剪除豪强实力,陆续将先秦诸侯迁来关中定居。齐王田氏也在被迁之列。由于田氏分支太多,迁徙时 被分为第一氏到第八氏。齐王田广之孙田登为第二门,改姓“第二”;“第五”氏中有著名的司空第五伦;田广弟田英为第八门,改姓“第八”。王莽时的讲学大夫第八矫就是田英之后;第五氏后代在迁往他乡后,也有改为“第”姓的。
另称,有5勇士祖先跟随荆轲去行刺秦王的勇士,行刺失败后,随行的5位勇士逃跑,为了躲避追杀,他们隐去了自己的名字,分别改姓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
9)——陈完的后代,由于陈完死后諡为敬仲,就以“敬”为姓。秦代有敬丕,其子敬教,官至河东太守。敬丕之孙敬韶汉末任扬州太守;敬丕之后敬晖唐代宰相。
10)——田完裔孙、齐宣王少子通,封建平原般县陆乡,因而改姓“陆”氏。陆通子发,任齐国上大夫。发有子二:万、皋。皋之孙陆贾,官至西汉太中大夫。贾之子 孙渡过长江,定居吴县(苏州市)。贾裔孙逊;逊之子杭,均官至吴国丞相。逊弟瑁,官至吴国选曹尚书。瑁之后裔任五代晋、宋侍郎。陆发子万的后裔在之后各代 更为显赫,有不少人都身居要职。其中有六人在唐代出任宰相,他们是:陆敦信、元方、象先、杀声、扆、贽。
11)——田丰的儿子田恢,在吴郡定居后改为“妫”姓。
12)——田丰的五世孙田敷改姓“姚”。其后代不少人做过高官。如姚令璋、姚元之在唐代担任过宰相。
13)——明朝中叶山西交城县田家山村人田玉川,打抱不平,打死卢陵王之子,卢陵王要抄灭田氏全族,族人们纷纷逃走他乡。为了躲避迫害,有些田姓人不得不将“田”姓改为“申”氏。
14)——(tuo)庹姓出现较晚,也是由田氏改姓而来。湖南庹氏族认为庹姓源于田氏,明洪武三年大庸土家族土司田虎作乱,事败后其长子田宗朝避乱由田改庹。
15)——母姓是我国较罕见的姓氏之一,春秋时,齐宣王封其弟于母仰(地名),赐姓“胡母”。胡母一姓后来又分为胡母、胡仰和母三姓,因其始祖是田氏齐国的王族,所以母姓是出自田姓。
16)纥干氏——《艺文类聚》卷四十六《职官部二》中记载:“周庾信太保雁门公纥干弘碑曰:公本姓田氏,……”。关于田弘由田姓改为纥干姓在《周书》卷二十七《列传第十九田弘传》中有记载:“田弘字广略,高平人也。少慷慨,志立功名,膂力过人,敢勇有谋略、……大统三年,转帅都督,进爵为公。从太祖复弘农,战沙苑,解洛阳围,破河桥阵,弘功居多,累蒙殊赏,赐姓纥干氏。”
17)薛氏——孟尝君是战国著名的四大公子之一,其后人迁至沛郡而以其封地取氏为薛,成为当地的著姓。孙吴时期的沛郡竹邑人薛综。据《三国志。吴志·注引<吴录)》曰;“其(指薛综)先齐孟尝君封于薛。秦灭六国,而失其祀,子孙分散。汉祖定天下,求孟尝后,得其孙陵、国二人,欲复其封。陵、国兄弟相推,莫适受,乃去之竹邑,因家焉,故遂氏薛。自国至综,世典州郡,为著姓。综少明经,善属文,有秀才。薛综在孙吴官至太子少傅,兼选举。有子名珝、莹。珝官 至威南将军,莹为散骑常待。莹子兼,历位二宫丞相长史。东晋元帝践阼,兼又官至太 子少傅,自薛综至薛兼,祖孙三代傅东宫。
 
郡望堂号
【堂号】:“贫骄” “紫荆”“颖川堂” “雁门” “风翔” “北平” “风鸣”等。
 "贫骄堂"
战国时候田子方做魏文侯的老师,一次子方在路上遇到太子,太子急忙下车拜见子方,子方不还礼。太子问道:"是富贵的人可以骄傲?还是贫贱的人可以骄傲呢?"子方答道:"只有贫贱的才能骄傲!诸侯骄傲,就要失去他的国;大夫骄傲就要失去他的家;贫贱的人如果自己的行为不合当官的心,说话当官的也不听,就到别的国家去,像丢掉破鞋子一样。富贵的人怎么能和他们一样呢?"
“紫荆堂”
紫荆堂由来。诗曰:紫荆花下说三田,人合人离花亦然,同气连枝原不解,何况兄弟是前缘。
相传,汉朝时期,古京兆临潼县三田里三田村(今陕西临潼区闫良镇三田村)地方,有田真,田庆,田广兄弟三人,同堂同居,和睦相处,经营祖业,互无猜忌。唯有田广婚后,其妻子仗恃嫁妆丰厚,资助有余,见夫家饭煮一锅,食用一桌,私下吃用很不方便,便挑唆丈夫要分居自营。老大,老二初时不肯。后经内外催逼,勉强同意,家中财物一式三份。唯有庭院中一棵大紫荆树难定归宿。无奈,老大只好建议将其砍倒,断为三截。兄弟三人说定,只待来日动手。谁知次日天晓,三人来到树前,忽见此树突然枯萎,枝叶凋零,呈现一片凄凉景象。见此情景,兄弟三人深受感动,抱头痛哭。田真说:“木本同株,方能枝繁叶茂,昨夜分家,树自枯萎。木本有情,况人兄弟,同父共母,岂可分离,你我兄弟,无荣盛之日矣。”自此兄弟三人和好如初,决定不分家。不曾想到,紫荆树也复苏如初,神奇繁茂。兄弟三人死后,合葬一墓。田氏族人为纪念他们的美德,把地名定为“三田村”。后传七世不分,同堂合居,直至南北朝。故我族人将宗祠的堂号定为“紫荆堂”以教育宗族团结。以示后人,不辱紫荆。唯我田姓,实为一家,始于一祖,联宗合族,紫荆永昌,枝繁叶茂。
 “紫荆堂” 二(紫荆堂起于明天顺元年)
明英宗复辟,田项因护驾之功,赐建府第,时田家宅前紫荆花死而复活,因此他为新府取名紫荆堂,后田氏以“紫荆”为堂号。
明朝明英宗皇帝名祁镇,嗣侄之扬辅政,杨溥、扬荣、杨士奇也,纪纲未驰,崇尚节俭,政在养民,海内外清平及后宠任王振排斥,诛杀大臣,擅开边疆,土木之变土木这名在今察哈尔怀来县)正统十四年七月卫拉特(瓦刺)大举入寇,王振劝帝亲征,率军六十万仓促就道,进次大同,边报益急乃班师行至土木,地无水草,敌骑追及围之人马饥渴,突围时行列大乱及君离帅,祁镇身伏马背任它乱跑,日方暮候过一草舍,拟于下马求食纵马跃下,随昏倒于地,惊动草舍内母子,出门视之惟一少年后生倒地,母子即将扶入舍内灌及姜汤粥水等食之,醒曰遭兵马之乱祸迷失去路,求之养之数天候复之再离开,之时草舍前有一株古老紫荆,已枯数载,祁镇天天粗茶饭后只靠此株紫荆仰天而叹。朝内谓祁镇殁于乱军,即扶咸阳王(景帝)立之,并遵英宗为太上先君,景泰七年,帝疾宿南郊齐宫,朝中自英宗殁失之传,唯有石享、徐有贞者,二人轻骑驰奔天下寻找数载至河南东仁县东北一草舍前美景奇佳。因祁镇天天靠着紫荆而叹,经过数载并于朝夕跪向祁禳乃将枯死紫荆古树禳出芽花。石、徐二骑遥望此株紫荆盛开而美景近而问之,巧遇白面书生,询知当年君奔离帅之英宗帝,君臣相抱而哭,示知数载之被救之义,离舍前赐示身份,此时始知母子乃系恭闵惠帝授南京刑部主事,田汝诚之后裔,田奎因处理燕藩失当,贼臣犯阙,京师破夷十族时,逃离阙为庶之孙,田项母子。石、徐两迎君复位,帝闵念田母不已拟而享受荣华富贵,惟有田母福浅已殁,赐黄金重建草舍为行宫紫荆堂,建母墓于紫荆*北旌表其功。
 
“颖川堂”的由来:(广东大埔县田氏族谱记载)
齐国被灭时,齐王名叫田建,算起来是陈完的第十六世子孙,也是媯满的第二十六世子孙,虞舜圣帝的五十七世孙。田建有三个儿子,即田升、田植(田桓)田轸(可能还有一子曰:田满)。亡国后,老大田升的下落不明,老二田植为避难改姓王,老三田轸五年后当了楚国的丞相。(这个楚国是陈二世二年项梁楚怀王之孙所立的楚国,)项梁所建之楚国,国祚并不长,前后不过四年,被项梁的侄子项羽所代之。不过这短短的几年间,对陈姓宗族却重要无比,因当时在楚国拜相的田轸,曾经被封为颖川候,并且又把田姓改为陈姓,田轸就变成陈轸了,并将堂号改为颖川堂了。
 
“雁门堂”之由来
南北朝时陈轸子孙(距今一千七百多年)帝王贵胄之家,他们的始祖就是南北朝的陈武帝陈霸先陈霸先当时是浙江吴兴人,他在江南所建立的王朝持续了三十多年,这期间他们一家不但先后出了五位帝王,而且金枝玉叶的陈氏子孙遍布天下,据记载;有一位被封为宜王的就是后来声势浩大的“雁门”派始祖此外被封为钱塘王的其后为两浙诸臣之祖,被封为江夏王岳阳王岳阳王敬先人之德又将颖川先祖陈轸返回田轸之子孙,而且改颖川堂江洲雁门堂。(所谓江洲指的是江西九江山德安县)子孙代代垄封为王,又有患难而迁至川陕的田杰,其后也就成为雁门之始祖,就这样南朝派的田裔遍布天下,一直至今天。
【郡望】
北平郡:西汉置郡,治所在今河北满城北。
雁门郡:战国始置郡,秦汉时治所在善元(今山西右玉南),东汉时移治阴
馆(今山西代县西北),其开基始祖为唐太尉田承嗣。
京兆郡:汉时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此支田氏,为西汉大臣田蚡之族所在。
河南郡:汉时改秦三川郡置郡。此支田氏,其开基始祖为北宋右谏大夫田瑜。
雁门郡:三国魏移治广武(今代县西);
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市);
平凉郡:治所在平凉(今甘肃平凉市西北);
太原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
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
天水郡:治所在平襄(在甘肃通渭西北)。
 
田氏历史名人
田桓子,无宇。田完的后代田文子(须无)之子,齐庄公时,田桓子甚有宠,位高权重。齐景公即位后,田桓子又深受景公的信任,其家族亲信遍布朝野,在齐国形成了强大的家族势力。
田欀苴,军事家,齐景公时,相晏婴荐田穰苴,退燕军,后为参事再封司马。《史记》兵家第一人:司马穰苴,死后齐威王命令大臣整理了前世流传下来的司马兵法,并且结合了司马穰苴总结的军事理论,托名司马穰苴汇编了一套兵书《司马穰苴兵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现存可以考证的第一部完整、系统的兵书。“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就出自其处。
田常:公元前481年,田乞之子田恒(田常子、田成子)杀齐简公,尽灭高子、国子之族,另立齐平公,把持政权,又以“修公行赏”争取民心。
田和:公元前391年,田成子世孙田和齐康公前386年,田和放逐齐康公于海岛上,自立为国君,同年为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前379年,齐康公死,姜姓齐国绝祀。田氏仍以“”作为国号,史称“田齐”。
田因齐:战国时齐国开明国君,史称威王。他任用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招纳学者,百家争鸣,便齐国极一时之盛。
田地:齐闵王即位后,比其祖父更胜一筹,在位36年时竟自称“东帝”与西帝秦昭王欲分疆而治,凌驾于周天子之上。
田忌:战国时期齐国人,因以“下对上、上对中、中对下”的完美战术赛过齐王,因而被人赞不绝口,名亦留青史。
田赞:战国时期齐国大夫,他因穿着很破旧的衣服去拜见楚王而被记载于《吕氏春秋》。因讥讽楚王楚王穷兵默武而出名。
田婴将军,后为相国,(元恺传
文,孟尝君,(田婴之子)山东滕州人,最早建立宗祠庙。田婴、田思,
已是分房,公元前299年,田孟赏失宠,入秦为相,次年逃出回齐,
公元前298年,复为相。公元前294年,田孟赏入魏为相十五。他轻财下
士,门客三千,号孟尝君,为“战国四君子”之一。
田单临淄(今属山东淄博)人,战国名将。乐毅伐齐,齐国岌岌可危,只存二城,田单用火牛阵大败乐毅而复国。
光:燕国著名的侠士,他结识燕太子丹后,曾把荆轲推荐给 太子丹以谋刺秦王政,太子丹要田光保证不泄密,田光便抽刀自尽,让太子放心,又激励了荆轲。
田建,公元前265年,田齐王,田建,执政44年,公元前221年齐灭。
秦灭六国止于此。奴隶社会结束,封建社会开始。
田荣,公元前206年自立为王,田广王被韩信攻杀,其叔父田横自立,
田横:秦末狄县人,原为齐国贵族。秦末陈涉起义,天下纷乱,诸侯自立。田横从兄田儋在狄县自立为王反秦。在救魏之战中,田儋被秦将章邯所杀,田横兄田荣又立田儋之子田市为王,田荣为相国,田横任大将,继续反秦。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秦之后楚汉相争,楚王项羽因齐相田荣不肯助楚反汉,遂将其杀害。田横又立田荣之子田广为齐王,自任相国,继续助汉反楚。尽管如此,汉王刘邦为统一自己的霸业,对田氏家族放心不下,于是派谋士郦食其为特使赴齐国谈联合。齐王田广与相国田横信以为真,以诚相待,举行盛大的宴会接待汉使。正当齐国懈备之时,汉将韩信东进伐齐。韩信袭破齐国国都临淄,杀齐王田广。嗣后,田横自立为王,但很快被汉将灌婴所击败,田横只好与其徒属500人驻扎岛中(即现在的田横岛)。 
 刘邦称帝后,视田横为后患,即派特使招降田横。田横不从,刘邦又复诏曰:“田横来,大者王,小者乃侯耳;不来且举兵加诛焉。”刘邦两次招降使田横心动,自认为:“国家危亡,利民至上,应欲前往。当今汉帝,巨势在握,必定守信尤甚,岂能妄言于天下?”于是田横以统一大局为重,说服部属守岛,自带二门客前往洛阳。公元前202年田横行至洛阳三十里外的偃师驿店,获悉刘邦诏他旨在“斩头一观”并非“大者王,小者乃侯耳”,于是田横面对来使说:“今汉王为天子,不过欲一见吾面貌耳,陛下在洛阳,今斩吾头驰三十里间,形容尚未能改,犹可观也。”说完,田横面向东方故土,遥拜齐国山河,曰唱:“大义在天守信覆地,人生遗适志耳!”遂横刀自刎。二门客急将田横之首级送给刘邦,刘邦骇然而视,以王礼将田横安葬。田横下葬后,二门客亦拔剑自刎。嗣后,刘邦又派使者赴即墨海岛诏田横500部属。500部属惊悉噩耗,肝胆俱裂,集体挥刀殉节。后人感其忠烈恸天之举,收 500义士遗骨合葬于岛顶,并立田横庙祀之。
田横及五百义士宁死不屈的精神,不断受到后人的赞扬,尤其是战乱之时或民族危亡的关心,更成为激励人们坚决抵抗的榜样。明郑成功在《复台》诗中云:“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龚自珍在《咏史》诗中写道:“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
徐悲鸿费时两年绘出《田横五百壮士图》巨画。
田横吊五百义士
刎颈见陛下,神归兹岛中。岛中五百人,心如二客同。
孰死不归土,孤屿生白虹。六国争得土,市道相罗笼。
食客号三千,见危几人从。乃知夫子贤,义高薄苍穹。
薤露痛己唏,图画莫能工。我一寻遗迹,剑雨血晕红。 
吊古鬼雄多,怀抱纷纵横。间洒秋涛上,大海起悲风。
田骈:战国时思想家,齐国人,他治学黄老,借道明法,讲学稷下,善于雄辩,与慎到齐名。
田何:西汉今文易学的开创者。田氏易学派创始人,字子庄。淄川(今属山东淄博市)人,徙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号杜田生。专治《周易》。西汉立为博士的今文易学,都出于他的传授。
  西汉经学大使。孔子授[易],五传至田何。始皇焚书,[易]赖田何口授,始得传于后世。汉代[易]学宗师,汉初因年事已高,惠帝曾至其家授业。
田宗显,公元582年,隋文帝授田宗显为黔中太守,这一授,一直到明朝永乐年间的公元1413年,田氏人才结束对思州的统治。田宗显的后代世袭了对思州的长达800多年的土司统治。其世袭时间之长,超过历代封建王朝,在当地有“田氏天下800年”之说。
田承嗣:平州卢龙(今属河北)人,唐末时军阀,为河北割据势力,也曾两度叛乱,死后由其侄田悦继位,曾一度自称魏王。
田汝成: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明代文学家。他博学、工文、尤善叙述,撰写有《炎徼纪闻》、《西湖游览者》、《辽记》、《田叔禾集》。
田应扬:河北鸡泽人,明代廉吏。万历间任广昌令,存心爱民,自奉俭约,时称“廉吏第一”。
田锡田:襄城(今属河南)人,清代书法家,好收藏金石文字,著有《书学偶录》。
田文镜:汉军正黄旗人,清代大臣,为雍正之心腹。雍正即位后,历任山西布政使、河南巡抚、河南总督、兵部尚书,后又兼领山东,称河东总督。
田兴恕:今湖南凤凰人,清代将领。行伍出身,因镇压太平军、贵州苗民起义,而历任青州镇总兵、贵州提督、贵州巡抚、钦差大臣等职。后因恃功骄横及斩杀洋人传教士而被罢职。
田九成:明初农民起义军首领,他在陕西勉县,以白莲教组织农民起
义。
田璋,封武翌大夫,
田经,封奏县大夫,
田实,仕承事部,
田伯胜,封武翌大夫,
田元恺,仕成忠郎,
田元享,巡检。
田元肃,仕二郎都监,
田国玉,仕宣教学录,
田国琳,仕承事部,
田满郎,仕干事部,
田印郎,仕于事郎,
田有椿,仕教谕郎
田伯泰,仕朝春郎。
田天泽。仕职舍人。
田诏公,仕职大郎,郡主
田富公,仕职大郎,郡主
田仁公,仕职大郎,郡主
田护公,仕职大郎,郡主
田持公,仕二郎都监,
田千三,仕朝春郎,
田欢公,仕事齐景公,
田公保,仕宣教郎
田九郎,仕七郎,
田周九,仕职四郎。
田公隹,仕宣教郎,
田希赐。仕宣教郎。
田希参,仕宣教郎,
田文兴,仕职教授。
田桂甫,仕职提领,
田岩甫,仕职提领,
田岳甫,仕职教谕,
田锐,田赫,田铁,田迪,田述,皆称公。
田具公,田职公
田回叔,史记有列传,
田仕郎,田经郎,田九郎,
田再郎,田进郎,田济郎,田佳郎
田吧,辩论家,
田騈,时论家,
田藏,公元前208年,杀吴广,即陈胜、吴广起羲时期争权年代,
田蚡,公元前140年封武安侯,后为大尉,为相五年,
田千秋,公元前89年,为相十五年,称车丞相。“车”氏出于此。
田广明,公元前83年,击西南夷,北抗匈奴战败,自杀。
田延年,公元前72年,为大司农有罪自杀。
田畴,公元214年,三国争权时期,刘备人物,
田流,公元469年,称东海王,七年败,
田智度,公元475年,反魏,宋魏分治时期,
田青喜,公元505年,大守投魏。
田鲁生,公元514年,魏国蛮帅。
田神功,公元762年,大破史朝羲,安史之乱平,(唐朝)
田悦将军,公元782年,称王反唐,(田承嗣之子)
田兴臣将军,公元812年,魏博节度使。
田烘正,公元821年,三军之帅,兵变遭杀。
田满川,公元842年,起事败,
田令孜,公元875年,为中慰,唐僖宗时期,后为观军容使,为官十四年。田钦祚,公元970年,击败契丹于遂城。(宋朝)
田绍均将军,公元999年,击败契丹军,
田光,公元****年,做过南宋一任宰相
田枢密,公元****年,南宋,
田野辟,公元1264年,五事洲县官吏考试标准,
田丰,公元1360年,(元明义军;红巾军)陷保定。
田九成,公元1369年,明朝二十九年起羲败死,,
田斌,公元1546年,在山东以白莲教起义,
                                    (取自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梅嶺三田”分自石碧村。
明清盛世更是贤哲辈出,时称梅嶺三田
田顼,任礼部郎中。
田琯,任户部主事。
田一俊,任礼部尚书,声震朝野。
田一俊、郭奇峰、廖宪,三人文章气节相砥砺,称三峰才子,著述颇丰,弥名东南。三田进士、翰林,真是光宗耀镇钢。
田大郎公,号镇纲,钦点翰林院为福建省汀州宁化知府太守,居任九载,政肃民和,上旌额曰:“民歌善政”四字。生五子,四子在石碧村日久失详。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介绍风土人物时提到;县民来自石碧村。( 大田县建县于公元1535年明嘉靖十四年)。
 
田氏当代名人
田纪云:
田汉:话剧作家,戏曲作家,电影剧本作家,小说家,诗人歌词作家,文艺批评家,社会活动家,文艺工作领导者。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
田家炳:(Tin Ka Ping,1919- )香港企业家,慈善家。现为田氏塑料厂有限公司董事董事长,田家炳基金会董事会主席。
田北俊:香港政商名流,港区全国政协委员。



  • 湖北黄冈蕲春县田桥青草坪村田氏宗谱
  • 山东昌乐田氏族谱

  •  
     
    版权所有:田氏家谱网  建议在1024*768分辨率下浏览本站